团结奋斗勇创新
无人机安全班组隶属于陕西煤田地研究院公司国土空间与地理信息研究所,主要承接陕西煤田地质集团及以外人机低空遥感、倾斜摄影、三维实景建模以及4D数据生产、农林业调查、地质灾害应急、环境监测、VR全景制作、无人机航拍等服务。多年来,班组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将“极致专业化、真正市场化”要求落到实处,为系统内、外单位提供高质量服务。
面对市场化业务的激烈竞争,近年来无人机班组始终紧跟煤田地质集团“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步伐,持续创新发展。2024年,在测绘地理信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修复、数字矿山、智慧城市等方向累计飞行作业160余架次,作业时长500余小时,飞行面积达900平方公里。特别是在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地质灾害平战结合技术服务中,研究院无人机安全班组精准、高效的航拍与数据采集,不仅提高了排查效率,减少了人员风险,而且为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安全标杆立抓手
在秦巴山区复杂的地质勘查作业中,无人机班组曾因局地微气候复杂、天气预报滞后等问题,陷入日均无效出勤率达37%、单架次有效作业时长不足65%的困境。班组从《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评定规范通用要求》的“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要素中汲取灵感,创新建立了“卫星云图+风力风向图”实时分析体系。通过研判卫星云图数据动态调整作业计划,飞行中由安全员实时监控气象变化,为无人机巡航与降落筑牢安全防线。这一革新,使作业有效窗口期预测准确率从58%跃升至89%,单日无效出勤率降至9.7%,20平方千米作业周期从96依12小时压缩至68依4小时,突发气象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
优秀的队伍离不开人才支撑,无人机安全班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一对一“师带徒”活动,通过言传身教,年轻职工快速掌握无人机操作技巧,加速成长。“师带徒”活动如桥梁,连接老经验与新创新,为人才培养注入动力。另一方面,班组利用年轻同志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维新颖的特点,定期组织创新及“五小”活动。活动中,青年职工积极发言,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为工作带来新活力与灵感。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近年来该班组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六届科技节“陕西省先进工作法”、陕投集团短视频展播“二等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授予的“安全标准化一级班组”等荣誉称号。
扶摇直上,奋楫笃行。下一步,陕煤地质研究院无人机安全班组将以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在系统内业务和市场外业务中双向发力,在团队建设中强基固本,用实际行动诠释“工人先锋号”的深刻内涵,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文/解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