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煤炭报看了一篇“政工人员为何大倒苦水”的文章,笔者感触颇深。其实这种观点由来已久,无非是说,政工人员做的都是杂活,少有“权”与“利”。笔者以为政工工作要“慢工出细活”。
笔者在从事会计工作二十多年后,2009年从财务部门调到企管部门,后要到审计部门担任中层领导。当时正是煤矿黄金十年,内部工程也很多,笔者每年审计的内部工程都有几百万,核减的金额也有近百万,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审计之余我还是公司的业余通讯员,每年的上稿量都排在了公司第一,对这一成绩,领导是肯定的,工作与业绩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以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即要围绕企业的经济工作,又要保障企业政确发展方向。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有精辟的论述。如何加强,就要在机制上予以保障,“慢工出细活”。
如我公司的一把手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这就较好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与企业的经营方针相一致有机的结合起来。管干部就要如何考核干部。在我公司,党委工作部负责对矿级领导进行绩效考核,纪检审计监察部负责对机关及直属单位中层领导进行绩效考核。在考核中形成了用数据说话,在细活中深入了解这些中层领导的德、才、能,为更好的使用干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实现对干部考核的零距离,同时在考核中也树立了政工人员的威望。
“慢工”就要求政工人员要学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掌握不同业务部门的基本常识,至少要拿得出一二样像样的特长与本领。虚功要实做,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次企业要真正建立起不同部门的轮岗制、交换制,这样即能造全才,也能使不同部门领略到:每个部门都有他的“含金量”与“酸、甜、苦、辣”,“老政工”绝对是不值得夸耀的事。
最后,政工人员要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不能总是老三样。比如工会工作人员,就要在政策法律的范围内大胆为员工维权,这样即可以有效化解企业经营和政策风险,还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凝聚力,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网特约记者: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有限公司 尹志明 本站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