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市场运行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2017/2/17 12:28:31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拉动力度或将比2016年略有减弱,但仍保持总体稳健状态,气候因素所带动煤炭需求比2016年有所下降的可能性较大;春节前煤炭需求仍然处在季节性高位,进入2月下旬直至迎峰度夏之前,气候因素所带动煤炭需求将在低位波动;临近春节,目前很多地方煤矿陆续放假,加之近期矿难多发,安监力度趋严,煤炭供应相应减少。判断取暖季节煤炭供求保持总体基本平衡状态,春节后逐步回归到略显宽松的供求平衡状态,价格走低的可能性较大。2017年煤炭供求总体基本平衡、偏松时段较长,市场价格高开低走,跌至中枢价位后继续振荡波动。

    (一)煤炭需求季节性需求下降,2017年比2016年略显疲弱

    第一,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拉动力度略有减弱、但总体上呈现稳健、适中状态。

     一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适中,PPP模式加快推广。2016年国民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分季度看,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增长6.7%,第四季度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1%,增速比1-11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是: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将大力推广PPP模式,以适量的政府引导资金,来更多地激活民间资本、促进民间投资,政府支出在更大程度上偏重于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增强整个经济体的终极动力。在“进”的方面,强调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落实。

     二是房地产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基本平稳。2016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9%,比2015年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增22.5%,比2015年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自去年10月份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四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下滑至14.4%,详见图13。据中国指数研究院高频监测数据,2016年房屋成交量同比增长19.7%,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1%,1月份的前2周,所监测主要城市成交面积平均同比增幅分别为-8.5%和-0.7%,判断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极可能同比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2月末峰值下降6.5%,按近一年来月均销售量算,12月末待售面积可供销售5个月,虽比2月末末减少1.5个月,但相对于历史正常水平仍然偏高,库存压力仍然很大。

     针对不同城市的房价泡沫和库存压力,2017年房地产调控会更加注重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既要加大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的住房供应,更要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住房消费、化解库存,这决定了2017年商品房销售不会大幅下降,预计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至个位数。2016年四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虽比三季度升高16.6个百分点,详见图13,其中12月份比11月份升高9.2个百分点,但摒除上年同期基数异常波动影响后,新开工面积增势也在减弱,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回落态势并未根本动摇。预计2017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将与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总体看,房地产业在2016年是建设规模的增量因素,2017年将转变为稳量因素。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稳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四个季度增速同比分别增长22.6%、21.78%和14.7%、12.3%,季度环比呈回落态势。2016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大幅增加15个百分点,但各季度增幅呈高开低走态势,详见图14,尽管如此,从挖掘机销量来看,2016年土建规模确有明显扩大,且扩张势头环比并未明显减弱,详见图15。
 

    2016年新开工规模扩大的主要成份,应该是房屋新开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幅呈回落态势,说明其新开工规模接续不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高开低走,应该与新开工项目的结构变化有关,以大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所占比例在下降,以中小项目为主的房地产项目所占比例上升,变化态势详见图13和图14。受房地产业转强的带动,采矿业和钢铁、建材、化工等原材料重工业的经营形势明显好转,其投资增速似有见底回升态势,详见图16,但随着商品房销售和房屋新开工增幅回落,由房屋销售、开工好转所释放的景气效应目前已是强弩之末,建设产业链产能过剩矛盾也将再度突显,原材料重工业投资增速见底回升态势或将只是昙花一现,判断原材料重工业仍将是建设规模的减量因素。其它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是由整个经济体由此前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档期所产生的悲观预期所致,预计2017年仍将是建设规模的减量因素。

    在房地产转弱、制造业建设规模减量的情况下,需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来稳定整个经济体的建设规模及终端需求,尽管政府预算内的财政空间相对有限,但通过大力推广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将可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融资条件正在改善。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含电热气水业)同比增长15.7%,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但比全部固定投资完成额增幅高7.6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增幅有望再次回升至20%左右。但1-2月份时值双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规模一时难以明显扩大,加之大量工厂放假,使得经济基本面所带动的煤炭需求处于季节性低点,预计2017年二、三季度,才会完成由基础设施建设接力房地产开发的增长动力转换过程。
 

     综上,我们维持上期的基本判断:与前两年相比,房地产开发规模明显回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仍在高位,抵扣采矿业、制造业建设规模收缩的对冲之后,建设总规模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有所加大;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总体上呈稳健状态。目前看房屋销售增势减弱,暂时尚未对房屋新开工造成明显影响,预计2017年房地产开发转变为建设规模的稳量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加大力度,并将成为主要支撑力量,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依然保持基本稳健,比今年略有减弱的可能性较大。1-2月份经济基本面所带动煤炭需求正值季节性低点。

     第二,非化石能源对煤电的替代作用增强。非化石发电大幅增长,挤压动力煤需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水电同比增长5.9%,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24.1%、19%和33.8%,火电仅增长2.6%。据中电联统计数据, 2016年全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比上年分别增长3.9%、23.8%、13.2%和81.6%,非化石发电合计装机增长13.7%,而煤电装机仅增长5.3%。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升至39%(2015年3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2015年5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2015年12%),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2015年64%)。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1个省(区、市)收到相关通知,总计82个煤电项目被要求缓建,这些项目的装机规模共计不少于9384万千瓦,此外还有大量项目被限产。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7年,全国力争新开工水电、核电装机规模分别为2000万千瓦、1000万千瓦,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分别为2000万千瓦、1800万千瓦。判断2017年非化石发电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对煤电的替代仍将延续。2017年经济基本面略微趋弱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气候基本正常,则气候因素所带动的用电量也将有所下降,用电量增幅会比今年有所回落,而非化石发电具有发电优先权,并将继续挤压煤电的市场空间。综上,判断非化石发电对煤电的替代仍将延续,基于结构性替代的电煤需求仍将继续下降。

      第三,气候因素对煤炭需求影响程度加大,在2017年成为减量因素的可能性较大。为保障水运和春灌,水电出力受到一定影响,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水电同比下降3.7%,而同期火电增长7%。进入2017年1月,水电同比继续下降,中电联数据显示,1月上旬水电下降5.1%,火电增长8.6%。1月份由于冷空气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供暖需求还将保持一定增长,进入2月下旬直至迎峰度夏之前,随着气温回升、水电来水加大,季节性需求将逐步回落。总体看,2016年气候因素所致煤炭需求超出正常水平,如果2017年气候基本正常,则气候因素所带动的煤炭需求将比今年有所减少。

      第四,2017年炼焦煤需求将好于动力煤。鉴于2017年建设规模扩张势头弱于2016年、但仍可保持总体稳健,判断终端动力所带动的炼焦煤需求也会弱于2016年,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今年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今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对近期开展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些表明政府对中频电炉钢的关停力度将加大。

     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调研,全国有中频炉和工频炉钢厂约70家,产能8000万吨左右(有机构称有1.2亿吨左右),每年“地条钢”产量在4000-5000万吨。据此推算,压减掉全部的电炉钢产量,需结构性增加2000万吨左右的炼焦煤,可对冲终端动力减弱所带来的需求减量,判断炼焦煤需求有望与上年基本持平。动力煤需求不仅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还取决于非煤发电对煤电的结构性替代和气候情况,经济基本面减弱、淘汰电炉钢压减用电量、非煤发电替代煤电以及气候因素大概率成为减量因素等,将程度不同地压制用电量和电煤需求量增长,判断2017年动力煤需求将下降3.5%左右。

     综上,判断2017年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拉动力度不及2016年、但总体稳健,非化石能源替代燃煤发电仍会制约动力煤需求,气候正常成为煤炭需求减量因素的可能性较大,预计2017年煤炭需求将比2016年下降2%~3%,其中炼焦煤与上年基本持平,动力煤下降3.5%左右。

     (二)煤炭去产能力度加码,控产量更具前瞻性、更加灵活,煤炭进口将趋稳回落

     去产能进一步加码。

     今年1月初,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的五年期间,要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亿吨/年、减量置换增加先进产能5亿吨/年,到2020年,煤炭产量39亿吨。2016年2月国务院文件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曾提出,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十三五规划”直接将淘汰落后目标提高到8亿吨/年,产量目标与2015年相比仅增长0.8%,但与2016年约34亿吨的产量相比,增幅达到14.7%。可以看出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去产能不再是单纯的去产能、减产量,煤炭行业提质增效、加快转型、保障长期稳定供应也是重点。鉴于2016年一度出现煤炭供需失衡,2017年有关部门在把握去产能和控产量之间的平衡将更加灵活,并通过调控煤炭生产来将煤炭价格调控至合理区间。判断2017年煤炭生产将沿着“三去一降”的目标导向,更具前瞻性、更加灵活地执行控产量政策,精准调控煤炭供给,煤炭产量将以维持略显宽松的供求平衡为基准,随煤炭需求变化而合理波动,考虑到补库存的需要,全年煤炭产量增幅在2%左右。

    从近期情况看,1-2月份双节期间地方煤矿放假,加之临近3月份两会召开,煤矿安监力度仍会保持高压态势,煤炭产量也会处于季节性低点,3月中、下旬以后煤炭产量或将有所增加,波动幅度取决于控产量政策的调控方向,根本上取决于当时的价格水平与目标价位的关系。

    煤炭进口将趋稳回落。

    我国煤炭进口以中间商贸易为主渠道,进口煤成交与价格走势相关性较大,2016年多数时段呈单边上涨态势,使进口煤盈利具有充足的安全保障。2017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不会再呈单边上涨态势,甚或高开低走态势,除非国际煤价大幅领跌,否则进口煤风险较大。新年伊始,国际炼焦煤价格波动下行,截止到1月20日,青岛港进口澳大利亚风景煤矿优质炼焦煤到港价185.25美元/吨,比去年末下跌18.9%,比去年最高点下跌41%;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6000大卡动力煤日均平仓价格为84.26美元/吨,比去年末下跌8.1%,比去年最高点下跌24%。

    受中国国内释放产能政策的影响,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明显缓解,国内煤炭价格小幅回调。即便如此,相比国内煤炭优质主焦煤,进口主焦煤价格依然倒挂,高出100元/吨以上。同时,近期国际市场动力煤价格上涨,而国内动力煤价格回调,进口煤相对于国内动力煤价格的比价优势逐渐收窄,加之临近春节,下游用户冬季补库存基本结束,港口贸易商对市场后期走势不乐观,观望情绪浓厚,对价格走势趋于悲观,对进口煤需求下降。判断2017年煤炭进口量将在现有水平上逐步回落,2017年煤炭进口量将比今年有所下降,出口有所增加。

    (三)煤炭供求趋向宽松,价格跌至目标中枢价位

     总体看,春节前后由于冷空气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供暖需求仍会在高位。进入2月下旬直至迎峰度夏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季节性因素作用将逐步减弱,气候因素所带动煤炭需求将波动下行。目前很多煤矿陆续进入春节放假期,加之近期矿难多发,安监力度趋严,煤炭供应相应减少。判断取暖季节煤炭供求保持总体基本平衡状态,市场价格小幅回调;春节后供求关系逐步回归到略显宽松的供求平衡状态,市场价格或将逐步走低,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这一动力煤标杆价格极可能在消费淡季跌至535元/吨的目标中枢。535元/吨这一中枢价位,在现有煤炭成本水平上可维持煤炭行业基本生存,但下游行业或将面临生存压力,如果在促使煤炭行业降成本、甩包袱、增强对进口煤比价优势等方面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出台,在“三去一降”的目标导向下,动力煤标杆价格降至535元/吨左右水平之后或将围绕该价格中枢振荡波动;如果通过税制改革大幅降低煤炭行业税收负担,同时在分流矿区冗余经济资源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煤炭企业甩包袱、降成本创造适宜条件,则亦可适度压低价格中枢,但目前看来,所面临的深层矛盾较多,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的可能性不大。由于炼焦煤需求相对平稳,炼焦煤价格或将保持相对稳定,其降幅或将明显小于动力煤。
 
作者:中国煤炭市场网 记者郝向斌  孟瑞雪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