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近日发布的 "2017 钢铁需求预测报告 " 显示,预计 2017 年我国钢材实际需求量约为 6.6 亿吨,同比下降 1.5%。到 2020 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将下降至 5.95 亿吨,到 2025 年,下降至 5.52 亿吨,2030 年将下降至 4.92 亿吨。在目前已明确的炼铁淘汰能力中," 在产 " 产能比例高达 39%。也就是说," 去产能 " 将进一步推进到直接的 " 去产量 "。2017 年钢铁去产能仍将继续,行业形势将继续好转,整体偿债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行业信用利差将进一步下降。其实不管经济怎么发展,房地产也好,还有汽车也好,还是装载机也好,最终它会体现在电力和钢铁的指标上,其他小众需求如建材、化工也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从需求看煤炭需求是最能定量准确把握的大宗产品。
明年供给侧改革仍将主导煤炭市场。2017 年政策在产量去化上将更加谨慎,"276 个工作日 " 或有所微调。同时,减量重组将进一步升温。
截至 11 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告 2016 年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12 月 21 日最新一期的 CCI 指数显示,CCI5500 报 630 元 / 吨,虽然受后续产能释放政策影响,价格有所回落,但较年初以来仍大幅上涨 72.6% 或 265 元 / 吨;CCI 柳林低硫煤报 1600 元 / 吨,相比年初涨幅高达 207.7% 或 1080 元 / 吨。盈亏分析看,持续上涨的煤价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利好因素。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回升,煤企盈利持续扩大。统计上市的 28 家煤炭开采公司 1、2、3 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分别为 27.3、41.9 和 86.5 亿元,3 季度盈利状况较 2 季度明显提升。预计 2017 年业绩有望持续得到改善。供应方面看,进入 2016 年以来,受 276 天工作日制度限产影响,国内原煤产量出现了大幅明显下降。1-11 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 303150 万吨,同比下降 11.6%。进入四季度后,在部分先进产能释放背景下,11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 30801 万吨,较上月增加 2616 万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局面。在 12 月 18 日举行的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表示,2017 年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会减弱,明年去产能的量仍有可能在 1.5-2 亿吨之间。明年将继续坚持全国煤矿实行 276 个工作日制度,具体政策将会进一步优化完善。预计 2017 年全国煤炭产量与 2016 年相比大体持平。进口煤方面,在供给侧改革之下,国内煤价快速上涨,使得进口煤在一段时间内价格优势明显,下游采购订货增加,进口量同比增长明显。1-11 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 22869.2 万吨,同比增长 22.7%。预计全年净进口量将达 2.5 亿吨左右。针对 2017 年煤炭进口情况,汾渭董事长常毅军表示,按照现在的情况,2017 年开始中国煤炭资源短缺程度要有很大的缓和。2017 年以后或者说是更长时间来看,进口煤大幅度继续增长可能性没有,是逐步退缩的过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4 日至 16 日在北京召开,相比上一年度,此次会议突出了供给侧改革作为政策基调的主线地位,并且强调深入推进 " 三去一补一降 " 五大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煤炭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深入推动去产能促进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加快国企改革进程做大做强专业化煤企和实施债转股优化企业资产质量等。2017 年煤炭行业有望在上述领域取得关键进展,行业供需格局进一步改善,煤炭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2017 年度煤炭交易大会上表示,2017 年度全国煤炭产运需合同汇总工作正式启动,合同履行情况将被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2017 年需求方面看,冯雨指出,2017 年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将有所减弱,但总体稳健。同时,非化石能源替代燃煤发电仍会制约动力煤需求。此外,如果明年气候基本正常,则气候因素将成为煤炭需求的减量因素。
针对 2017 年煤炭价格预测方面,在 12 月 15 日举办的 "2017 年度产业峰会 " 上,常毅军表示,后续随着安全合法矿井产能的释放,供应偏紧将逐渐走向供需平衡。预判 2017 年 CCI5500 平均煤价或稳定在 550 至 600 元 / 吨左右的合理区间;CR 炼焦煤价格指数将稳定在 1200-1300 元 / 吨。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国际市场的走势,因为国外的价格更加市场化。国际市场价格所有的变化都是在花很大的力气去认真研究中国和国际市场供求的关系后现成的,它的涨价也好,或者是掉价也好,是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的,它该涨的时候就敢涨,因为知道你缺煤了,该跌的时候就跌,因为知道你过剩了,下一步还要更跌。中国国内市场这么多年以来,大家是看政府的呼吁,或跟着大国企走,而国企呢,其实在该涨的时候也没有信心,不知道该涨多少,涨了怎么样,该跌的时候也不知道,所以这么多年国外市场变得快,中国市场反应慢,所以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从 2002 年开始到 2008 年中国煤炭出口从高位持续回落,造成国际市场的持续短缺,日澳炼焦煤合同价格由 48 美元一路攀升 300 美元,而且期间出口减少的幅度决定了价格攀升的幅度。
从 2011 年开始,中国煤炭进口开始持续下滑,国际煤炭市场开始持续过剩,炼焦煤现货价格从 380 美元跌到 2015 年底 77 美元,2016 年开始,进口煤重新开始快速增加,国际炼焦煤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至 310 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煤炭出口量减少一点点或者是很多,就导致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少了那么一点点或者是很多。少了一点点的时候它的价格就是缓慢上升,当少得快的时候就急速上升。这就是中国的进出口煤,它是多年来国际煤炭市场最琢磨不定的变量和不确定因素。
国际市场的煤价是中国煤炭价格的先行指标。我们从图 3 上看,国际市场的煤的价格的每一个波动幅度都大于国内煤价的波动;每一个波动的拐点都早于中国煤炭波动的拐点。
再看看决定中国煤炭每次进出口的大幅波动的原动力,都是来自于煤炭产量大幅波动,2008 年奥运会提前三个月地方煤矿一律停产,造成阶段性产量减少约占同期产能的 30%,创造了国际国内煤价的一个峰值,2009 年到 2010 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地方煤矿一律停产,同样造成了全国煤炭产能减少 10% 左右,造成了进口煤持续增加,国际国内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一直到 2012 年整合矿井开始投产,国内煤炭产量逐年快速增加,国内外煤价开始持续下跌。最后一个峰值大家都清楚了,2016 年煤炭去产能造成了国际国内煤价快速上涨。
02 煤价从三月份止跌回升并持续大幅上涨,11 月份和 12 月份,动力煤和炼焦煤将分别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陕西、内蒙动力煤采条件好,露天矿井多,产能恢复至影响价格需要一个月,而炼焦煤主要在山西,以井工矿井为主,恢复难度大,需要更长时间。峰值以后,供给快速增加,而进口煤也会惯性持续,所以动力煤和炼焦煤在 11 月和 12 月底价格开始下降。
下面表 1 是 2016 年的去产能完成之后的中国煤炭行业的全部产能状况。去产能之后剩余的正常生产的矿点是 35 亿,还有后面的证照过期矿井,手续不全建成的矿井以及再建矿井和改扩建矿井都是根据产能数据库的单个矿的统计结果。
只要把后面这部分矿根据他们的建设状态逐一做一个梳理,搞清楚他们是否会投产以及什么时候投产,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 2017 年逐月的可能产能。据此得出了 2017 年可贡献的产能为 40 个亿。
图 6 是现有产能在 3 种不同的情况下的产量分析,在 3 月份冬季取暖结束以后恢复 276 天限制,它的结果就是即使所有矿井都很正常的生产的话,还会有 4000 万的缺口,而在安全等不确定因素如此之多的情况下,通常是不可能正常生产的因此,供给将严重短缺;如果全部执行 330 天,将有 6.5 亿的过剩。
最大的概率是采取 9 月末的先进产能部分执行 330 天的那个方案,该方案按产能计算过剩 3.3 亿,但考虑到一些安全事故及重大的活动对地方煤矿的影响,以及适当的保障系数,应该能够符合各方面的诉求。
以下动力煤(图 7)和炼焦煤(图 8)的年度分阶段的供需对比以及供需差,再根据历史的相关性规律得出不同阶段的价格波动曲线。
看看最近的高层表态及决心,改革不会倒退,不会推倒重来,因为我国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再来一遍。煤价不会也不会跌回白菜价。
来源:雪 球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