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运业就已进入低迷期 造船业寒冬持续发酵

2016/12/17 11:43:25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这是一个漫长的冬季。自2008年开始,我国航运业就已进入低迷期,至今已长达八年的时间。而受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影响,造船业的寒冬还在持续发酵中。

 
  中国船舶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造船完工24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承接新船订单18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093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1%。业内人士分析,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今年的超大型矿砂船订单,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船厂没有新接订单。
 
  船企亏损严重产能过剩是主因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呈现单边下行态势,9月份这一指数已下探至125点,跌破危机后126点的最低纪录。其中油船、集装箱船新船价格较危机前高点下跌幅度约40%,散货船新船价格跌幅更是超过50%,已跌破多数船厂成本线,多数企业处于无利甚至亏损接单状态。
 
  中船集团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宣布,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巨幅亏损4.36亿元,同比下降355.4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船舶近十年来首次亏损,而亏损还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交船难已经成为船企遭遇的首要难题。据悉,2015年的新造船未交付率仅为32%,到2016年这个比例已达到44%,延迟交船和取消订单的情况数量增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表示,船舶业是定制模式,按说不会出现高库存危机,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其背后是行业多年的恶性竞争。
 
  而形成造船业的“寒冬”的主要原因还是航运业产能过剩。
 
  “目前全球干散货运力过剩率达30%以上,集装箱运力过剩达25%,油轮运力过剩达20%。今年初BDI和CCFI双双跌至历史新低,BDI只有290点,CCFI也只有632点。”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近日公开表示。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也曾表示,目前船舶行业全球总产能达到两亿吨,但实际需求却只有1亿吨,目前韩国及日本的船舶行业削减产能幅度都超过40%。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此前通过淘汰、消化、整合、转移过剩产能,已将2012年的8000万载重吨的产能削减至2015年底的6500万载重吨,然而仍然存在着无效产能,中国造船业必须瘦体,估计削减30%以上的过剩产能。这意味着中国至少需要去除近2000万载重吨的造船产能。
 
  船企艰难破冰地方去产能初见成效
 
  面对行业寒冬,船企也在寻求自救之路。中船集团就加快了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整合重组。
 
  12月5日,在大盘下跌1.21%的情况下,中国船舶却迎来逆势涨停。除了中国船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旗下的另两家上市公司中船防务、钢构工程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分别收涨3.48%、3.76%。对于中船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集体异动,有业内人士认为或由于混改预期提速所致。
 
  除了企业自救,地方政府也为当地船企去产能操碎了心,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实施意见》,确定“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化解船舶产能330万载重吨,其中南通市60万载重吨。
 
  按照江苏省经信委总体部署,南通市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并研究制定具体的去产能实施方案,围绕补产业短板、化过剩产能、促智能生产等方面实施具体措施。多项措施并举之下,南通市60万载重吨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经信委有关专家的验收,提前完成该省下达的“十三五”相关目标任务。
 
  除了南通,该省供给侧改革见效的还有泰州市。
 
  今年以来,泰州市船舶产业持续复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增幅明显,重点船企交船能力明显增强。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市完成了67艘472.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4%;新接订单量21艘296.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3%;造船完工量分别占全国18.97%、全省的44.30%,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44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
 
  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中国在降本增效上空间巨大,“如果中国造船效率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全行业将可节约人工成本2亿—3亿元。”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