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地质”这两个字并不陌生。爷爷当年作为第一代的地质人,他的足迹踏遍荒原山川。他常说:“地下的煤是国家的宝藏,能找到煤,就能点亮无数人的灯火。”父亲继承了爷爷的事业,把青春定格在勘探的井场和图纸上。而我,如今已是第三代地质人。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传承。爷爷肩挑背扛,走的是最原始的探路;父亲迎着风沙,用罗盘和钢尺丈量大地;而我,更多时候是用笔和文字记录同事们在一线的风采,用党建和团务凝聚队伍的力量。岗位不同,但心意相通——我们都把自己与国家能源的命脉紧紧联系在一起。
勘探,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与剖面图,它背后有无数鲜活的身影。记得有一次,我随队到野外调研,正值盛夏,山坡陡峭,烈日炙烤。男同事们背着仪器设备,脚步稳健地攀爬;女同事们同样不惧艰难,顶着汗水在样点前仔细记录数据。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作为宣传部门的一份子,我们的工作虽不在前线,却同样重要。我常常和同事们奔走在一线,采访报道、整理素材,把勘探故事化作文字,传递到更多人眼中。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煤层的秘密,也见证着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与担当。
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是陕煤地质集团的一分子,而集团又隶属于陕西省投资集团。这种层层传递的隶属关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个人与国家、家庭与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的小小岗位,其实就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祖国走过76年的辉煌历程,煤炭勘探行业也随之发生巨变。从最初的人工测绘,到如今的卫星遥感、三维建模;从靠肩挑手搬,到今天的智能化仪器与数据云平台。作为新时代的地勘青年,我深知:我们的使命不仅是延续前辈的坚守,更要用新的方式书写新的篇章。
有人常说,地质勘探是“男人的事业”。但我想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女性同样可以用柔韧和智慧撑起半边天。我们既能在野外攀爬山川,也能在机关统筹协调;既能用双眼捕捉地层的细微变化,也能用笔墨传递地质人的情怀。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我更深知团结与凝聚的重要。青年人的热情,需要被点燃;女职工的细致,需要被看见;党员干部的担当,需要被引领。我的职责,就是把这些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煤炭是黑色的,但燃烧起来却是光明的。”这句话常常在我心头回响。作为一名地质人,我明白:我们在深山沟壑间探寻的每一条煤层,最终都会化作万家灯火的温暖。而今,祖国迎来76周年华诞。作为一名普通的女职工,我愿用自己的故事,为祖国献上一份赤诚的祝福。我的青春,正如那一盏矿灯,或许微小,却在黑暗里发出温柔而坚定的光。
回望三代人的足迹,我仿佛听见时光深处传来的回响:那是爷爷在野外测点上的脚步声,是父亲在煤层剖面前的讨论声,也是我在办公室里敲击键盘的声音。三代人的声音汇聚成一首歌,唱给这片土地,也唱给伟大的祖国。新时代的地质人,仍将继续在深邃的矿脉中寻找答案。无论身在野外还是机关,我们都心怀同一份信念:让地下的宝藏点亮祖国的光明,让青春的誓言镌刻在山川大地之间。
愿以我手中之笔,写尽地质人的执着;愿以我心中之情,献礼祖国76周年的盛世华章。(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