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过好“紧日子”?中能袁大滩矿业通风队通风班班长陈荣喜有自己的看法:修复一台设备,不仅能为企业节省一大笔外委维修费用,还能把技术学到手,两全其美的事,没有理由不去做。说起自己的修旧利废经历,通风队的这位维修“大拿”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陈荣喜是中能袁大滩矿业通风队里为数不多的技术能手,他不仅对通风设施维护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修旧利废方面也是一把好手。随着公司降本增效活动的深入开展,陈荣喜更是将旧物“修理再生”这一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在他眼里,每一件废旧设备都蕴含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看到区队的工友乐呵呵地把修复好的设备领走,他深深感受到节支降耗带来的乐趣。就这样,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他养成了修旧利废的好习惯。
在修旧利废工作中,陈荣喜追求精益求精,他不满足于仅仅解决设备表面的故障,而是深入挖掘,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维修后的设备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减少再次故障的概率,“细抠”故障设备的最大价值。
在一次例行的设备检查中,井下回收了一批因锈蚀严重、压力不足、干粉结块而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的自动隔爆装置。面对这些看似无望的设备,工友们普遍认为没有维修的价值,即使勉强修好,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出现问题。但陈荣喜不这么认为,他坚信,只要“对症下药”,这些装置完全可以恢复到最佳状态。他决定不放弃这些装置,尝试修复它们。
他发现,锈蚀是表面现象,干粉结块和压力不足才是导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对装置的外部进行了除锈处理,然后对内部的干粉进行了更换,再用增压泵对装置的高压气仓进行充压。在这个过程中,陈荣喜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细抠”每一个可能影响设备性能的因素,确保维修后的设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经过陈荣喜的不懈努力,这批自动隔爆装置终于焕发了“第二春”,悉数被安装在井下的新掘工作面。这些经过精心维修的自动隔爆装置在后续的使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维修可不是光追求数量,更要注重质量。马马虎虎修好了,到井下用了几天又坏了,出力不讨好的活咱不能干。”陈荣喜时常给身边的工友说。
据统计,他今年修复各类设备达50多台,节省外委维修费用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降本增效工作在通风队蔚然成风。一项项降本措施、一个个增效行动,汇聚起全员“聚智挖潜”的强大合力。(蔡维文 薛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