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2024/4/23 20:55:28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老屋是在我出生的前一年修盖的,一间半的庄子,三进的院落,七八十年代农村盖的都是土坯房,村子里请几个熟练的大工,本家几个青壮年当小工,按照老一辈的房子原样复制即可,所以我们村家家户户的房子样式都差不多。黄土加上麦秆碎和成泥,放到木头制作的模具里,用石墩夯实,垒到三米多高,一面高大的土墙就形成了,几面墙连起来,就形成了房子的大体框架。房梁用的是木头,我家的房梁用的是槐木,是父亲从百里外的老家秦岭山上运回来的,更加粗壮、直流,木制的框架上铺上芦苇编的席子,席子上抹一层厚厚的黄泥,泥上错落有致的叠一层青瓦。屋顶呈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形,下雨时雨水沿着瓦片留下。年幼的我最喜欢听雨水从房檐落下滴在石阶上的声音,滴答滴答......像一首催眠曲。


   木制的大门,铁制的门闩,半尺高的门槛,门前两个石墩子,推门而入,屋檐下的墙角处堆放着一堆柴禾,东墙下有一颗核桃树,是父亲从老家山上移来的小树苗,三棵只成活了一棵,核桃树不大,果结的却密实,是我幼年时为数不多的零嘴。西墙下有一颗香椿树,春季的嫩芽是我的最爱,初入四月,就眼巴巴在树下张望,刚一冒芽就闹着让奶奶给我炒鸡蛋,稍老一点的香椿,奶奶会腌成干菜,吃一年都不会坏,夹馍拌面都很美味。直至今日,尽管时令蔬菜种类众多,我仍然每年都会腌制一点香椿,是怀念幼时的美味,也是传承奶奶的手艺。


   靠近二门处是泥土砌的猪圈和木棍搭的鸡窝,记忆中猪圈里每年养两头猪,一头卖钱一头过年杀了吃,勤快的爷爷经常给猪圈里垫土,出肥也勤,我家的猪圈较之别家就干净了许多。每天下午放学,我都提着竹笼去割猪草,盼着猪儿快点长大,卖了钱买新衣服和好吃的。鸡窝里的鸡稍多一些,为了下的蛋能孵出小鸡,二十多只鸡里面有两三只大公鸡,鲜艳的羽毛红红的鸡冠,昂首挺胸威风凛凛,最喜欢追着小朋友啄,被鸡啄了几次后,我回家都是溜着墙角走。我小时候身体不好,家里的鸡蛋基本都让我吃了,奶奶听说用开水冲鸡蛋絮最有营养,于是每天早上给我冲一个鸡蛋絮,小时候的我不懂事,辜负了奶奶的心意,常常要奶奶哄着才肯喝,还抱怨奶奶为什么不给我炒着吃,明明炒鸡蛋更美味。


   进了二门就是门厅房,门厅内是一片空地,西墙角放着奶奶的织布机,阴雨天不能外出干农活时,奶奶会在这里织布,母亲在空地处编竹席,而爷爷则修理着农具,农家人是一刻都不得闲的。东墙角是牛棚,我家的老黄牛又高又壮,农忙时全靠它出力,耕地拉车,可不得好好饲养着。牛吃的比较多,就近搭了个干草房,秋日储备些麦秆、包谷杆等干草,冬日给牛当口粮。房门口放着一个大铡刀,专门给牛铡草用的,闲暇时铡一堆草放在竹筐里,以备不时之需。春夏野草丰盛时,干草房就成了杂物房,毕竟新鲜的草美味又营养,家里人每天人手一笼草就足够牛吃一天了。


   门厅房连着厦子房,陕西人的房子半边盖,南边的门厅、东边的厦子房、北边的上房连在一起,中间留出一块凹下去的空地,三边房子的屋檐水聚集在此处,再顺着水道排出。奶奶在空地的西墙下种了一块菜地,顺墙爬的丝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的韭菜,一垄茄子一笼豆角,还有一块被我叫做“臭菜”的香菜,小时候不喜欢香菜的味道,不喜欢吃,也不喜欢摘,每次奶奶让我去摘香菜,我都一脸嫌恶,也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了香菜的美味。农村人屋前屋后都会开垦出一块菜地,时令蔬菜就满足了一家的日常食用,经济实惠又方便。空地中间拉着一根粗粗的铁丝当作晾衣绳,晾衣服晒被子,小时候喜欢和妹妹们从晒着的被子中间钻来钻去,在大人的责备声中玩的不亦乐乎,直至今日还记得晒的软乎乎的被褥中那股太阳的味道。


   上房隔成四个房间,中间一个过道南北通透,东边一个灶房连着大坑,西边一个卧房一个粮仓。我就是在大坑上出生的,农村冬日寒冷,烧热的大坑就成了最好的去处,从外面回来的人第一时间脱鞋上坑,在家的人都盘腿坐在坑上,纳鞋底、掐辫子(用泡软的麦秆编成辫子,可以缝制成草帽)、谝闲传。放粮食的屋在上房的西北角,那儿荫凉粮食不易变质,竹席围成的粮仓装的满满当当,爷爷说:“家有余粮心不慌”。过道中央东墙下放着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墙上挂着的镜框里镶着黑白的老照片。爷爷在过道的大梁上挂了两根麻绳,中间架一块木板做成秋千,我的童年就在秋千的荡漾中度过了。


   小时候觉得老屋很大,住了七八口人,还能养牛养猪,长大后才发现老屋很小,宽不足七米长不足十丈。记忆中的老屋就像年迈的爷爷奶奶,虽沧桑陈旧却能遮风避雨,一家人在老屋中其乐融融。四十余年过去了,爷爷奶奶早已作古,而老屋也在十年前的一场暴风雨中夷为平地,站在老屋的旧址前,虽不见一砖一瓦,却如三维立体画般建造在我的脑海中,不知那旧时的堂前燕,可曾像我这般寻觅过檐下的老窝。(赵延鸽)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