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巴黎协定》的生效日。当天,中国第二份温室气体排放五年工作方案正式出炉。
这份名为《“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力争早日达到峰值。
选择这一天发布方案,绝非偶然。舆论普遍认为,《工作方案》的发布,彰显了中国政府落实《巴黎协定》的决心,此举客观上也对其他相关协定国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专家分析指出,上述方案的发布,对低碳行业的发展至少将产生三方面的影响:一是给低碳行业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二是明确了发展低碳行业的几大抓手,包括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运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等;三是将带动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
“《工作方案》明确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最主要抓手之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宏伟表示,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正进入启动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碳市场
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建设碳交易市场,是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引起气候变化。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还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等大气污染物。
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于2011年。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北京、上海、广东等7省市列为碳排放权试点,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3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2015年12月,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宣布,将在2017年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已经全部启动,20余个行业、26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试点,年排放配额总量约1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碳市场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已经完成了2次碳排放权履约;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排放配额交易约6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交易额约为23亿元。
目前,欧盟建立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系统,覆盖了约1.1万家能源消费企业,涉及排放量约占区域的50%,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区域总量的40%。今年以来,碳交易市场欧盟配额(EUA)的交易量近40亿吨。
“全国碳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解振华透露,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到2050年低碳发展战略的相关工作,并即将对外公布。
据市场机构预测,全国碳交易市场全面建成后,碳交易将从现货交易逐渐扩展到碳期货、期权等各种衍生品,市场空间有望快速扩大。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届时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碳市场。
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在即
随着《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上,今年也是中国碳交易市场全面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之年。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了统一部署,要求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3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上报国务院并进入立法程序;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碳市场建设专题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经济日报》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规政策即将出台,而备受关注的碳配额分配工作也已启动。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启动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和开展第三方核查机构评估。
按照规划,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在年标煤消耗量1万吨以上。此前颇有争议的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被纳入到碳市场的管理体系中。
由于碳配额分配关系到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会影响各方参与碳市场交易与建设的积极性,其分配方案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出台的《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全国碳市场的两级管理体制,即中央层面确定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方法,省一级层面管具体分配、履约监管,保有部分配额支配权。
据悉,目前配额的免费分配办法,采用基准线法和强度下降法两种方法,以基准线法为主。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两个思路均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未来统一碳市场建立应具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以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及一致性。
不过,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有专家建议,在控制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不同地区应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同时,碳市场覆盖范围也应从目前石化、化工、建材、高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逐步扩大到更多行业中,发挥好碳金融的杠杆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悉,未来全国将保留7家至8家国家级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统一市场的交易服务任务,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家机构进行交易。目前,中央正在积极筹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这一系统将由地方代管。
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
我国碳交易试点开展以来,企业对于“碳交易”的认识,已从最初的概念层面逐步认可其是可以实际操作与盈利的金融工具。不过,专家指出,尽管企业可以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得合法的碳排放权利,但制度设计的初衷仍是在于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的强度。
据悉,在纳入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的2600多家企业中,石化或化工企业有146家。仅上海一地,就有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上海焦化公司、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以及巴斯夫、拜耳等45家知名石化和化工企业。
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之一,石化和化工行业参与碳交易是大势所趋,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位石油业研究人士表示,无论是以排放总量还是排放强度为约束性指标,对行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企业运用得好,就能带来收益;如果用得不好,那将要面对众多潜在风险。以前企业竞争拼的是设备、是能耗,将来还要加上碳排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张昕认为,无论是石化和化工企业,还是燃煤发电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另一方面要学会通过碳交易及碳资产合理、精细化的管理,双管齐下实现低成本的减排,而不是仅通过“付费”来实现减排目标。
“碳市场实际上就是给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设定排放上限,企业如果在排放上限以内,就可以通过节能减排获得富余的配额,这些富余的配额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随着碳市场的建立,碳价信号会促使一些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产业较快发展。”蒋兆理强调。
来自世界气象组织最新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日均浓度值一度突破400ppm的关口,而上一次超过这一数值至少是在约300万年前。
“突破400ppm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加速逼近2℃温控目标的临界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强调指出,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留给我们的时间已十分有限,各方应积极行动起来与时间赛跑。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