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吃奶奶包的胡叶粽子,还是十多年之前。每年端午节前,奶奶会早早准备。她知道我最喜欢吃胡叶粽子,便不会采购街上的羽叶,自己每天下午上山,亲手摘胡叶,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可还是不顾家人劝阻,非常坚持,每天摘一小袋,这样半拉月的功夫,就摘满满一大袋子的胡叶,那差不多是包两大盆粽子的叶子。叶子准备好后,奶奶又会准备很多黄花菜的叶子,那是用来捆粽子的,还别说,就是比用红头绳捆的粽子香。
待材料准备好后,就开始了清洗工作。奶奶会将所有的叶子在大盆里泡大半天,然后用清水冲洗几遍,洗过后再放进大锅里煮熟,然后再将煮好的胡叶捞出过凉水冲洗,按照大小排列整齐叠放好,这样,包粽子的叶子就准备好了;捆粽子的叶子还要多一个步骤,就是将黄花菜叶在叶梢打个结,在中间劈开,这样一根又长又结实的捆粽绳就准备好了。接着奶奶会将已经泡了一整晚的大米端出来,拌着红扁豆,再拿一盆蜜枣,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每年,奶奶包粽子时我都会坐在旁边仔仔细细的看,可是奶奶的手就和变戏法似的,在掌心放几片叶子,倒上米,放几颗红枣,盖上叶子,捆起来,好了,一个方当正正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多次尝试,可每次不是漏米,就是装太多叶子盖不上,还得奶奶重新“改造”。
所有粽子包好后,奶奶会放到锅里煮。待粽子快煮好时,会喊我回去吃。我和哥哥姐姐们几个小馋猫直直站在锅前,看着奶奶提起锅盖,热气和粽香跟着扑腾了起来。奶奶用筷子夹出几只,放在碗里,稍稍放凉,就一个个剥了皮,将一坨坨白里透红的粽肉倒进碗里,再撒一层红糖,我们便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一大口放进嘴里,一边哈着气,一边嘴里呜呜啦啦说着话,捂着嘴快嚼几下,抬起头将粽子咽下,对着奶奶喊道:真是太好吃了!刚出锅的粽子,我一次能吃三个。
这些年,我吃过很多粽子,但像奶奶包的那样好吃的粽子我再也没吃到过;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而我最怀念的,还是老家的山水,还有永远站在路口等待我的奶奶。(机电物资中心 杜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