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洪涛 宁建民:省外矿井“创新型工会”的探索与实践

2016/10/28 17:42:07 人评论 分类:党群工作

     省外矿井工会如何在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围绕矿井中心任务,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引领和倡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群众性创新活动,切实为矿井安全生产解难题,为“治亏创效”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在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提升职工创新创业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在促进矿井创新发展上创造新业绩,在矿井“度危求进、治亏创效”上谋求新作为,是新建矿井工会面临的新课题。针对以上问题,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省外矿井工会工作坚持创新的精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建立职工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技能提升”“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引领广大职工迅速进入“创新创效”主战场,形成了人人争当“创客”的生动局面。

         一、着力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环境如何,直接影响着职工创新的热情。省外矿井工会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了创新激励机制。
 
    一是成立了由矿长、书记、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创新管理委员会,负责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创新专业组、管理创新专业组、文明创建专业组,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创新成果的组织实施,编写可行性报告、研究报告及效益分析报告;创新成果的管理、申报、鉴定、评议验收和推荐工作。
 
    二是为保证创新项目顺利实施,设立了创新基金。该基金主要用创新项目鉴定评议费及创新项目奖励等有关创新活动的专项奖金。该基金列为专项资金管理,由行政负责人审批,在财务部门设专门账户管理。实施自主创新成果奖励机制,对研制开发效益好的新科技产品,按投产后第一年度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奖励给项目人员,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12‰的比例奖励,对“五小”创新项目,分三个等级,一等奖奖励1000元,二等奖奖励800元,三等奖奖励600元,最高奖励5000元,每月组织评议评审一次,每月兑现奖励。
 
    三是对优秀科研成果实行“冠名”宣传制度。凡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在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等方面之一者,以创新者的名字进行项目或产品“冠名”,并落实了相应的宣传机制,对优秀创新成果以“姓名(或姓氏)+项目”的方式进行冠名。凡被冠名的创新成果发明人,除按规定进行物质奖励外,并在矿内部报刊、网络上大张旗鼓地宣传,还在年度创新先进个人的评选中累计加分,作为创新先进模范人物的首要条件,使自主创新者名利双收,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
 
          二、着力搭建“技能提升”平台
 
    技能水平高低是决定职工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为此,省外单位工会着力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上下功夫,以“讲境界、长本事,学技术、亮绝活”为主题,以提升职工素质为根本,扎实推进“学练提争”活动,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全员创新提供人才保障,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设立了“职工大讲堂”。采取点题式、点将式、点菜式、点评式“四点式”进行授课学习,做到了“职工上讲堂、培训到现场”。例如:采取“点菜式”,组织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取得前三名的6名选手为讲师,让他们上讲台,与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同工种工友讲授技术、传授技艺。采取“点将式”,邀请企业内外的专家和设备供货方的厂家代表进行授课;按照“点评式”,一人讲、众人评,台上台下互动,相互碰撞思想,激发智慧火花。“职工大讲堂”先后组织28次集中大课,1236人参加了各种学习培训,促进了职工技术素质提升。
 
    二是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随着矿先进装备更新投入,随之带来的技术力量薄弱,人才配备不足的现状日益凸显,为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培养技术人才,自年初,省外单位工会与行政联合制定下发各类强化培训学习文件,建立完善了机电实训基地,集中开展实训基地实物教学,同时在现有场地、设备基础上,联系科研单位、设备生产厂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组织了8批次专业培训,参加人数达720人次;外派人员66人到厂家分三批进行了现场实习。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目前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均得到较大提高,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本着“实际、实用、实战、实效”的原则,围绕“全面提升,勇争第一”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范围广、多形式、不间断的全员大练兵活动,确保大赛活动全覆盖、无空白。2015年以来,组织5个专业、24个项目、960人参加的岗位职工技能大赛,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吴承金在2015年“冀中能源杯”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在“采煤机司机竞赛”1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十五名,这也是山东能源集团的唯一获奖选手。
 
         三、着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了“晓霞”创新工作室,为职工搭建起广阔的“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职工创新的“蝴蝶效应”,彰显了新建矿井创新型工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晓霞”创新工作室现设立 “劳模创新团队”、“青年技师创新团队”两个团队,以“感动山东能源十大人物”、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吕如霞的“霞”字和矿团委书记孟晓的“晓”字命名,寓意“创新让我们充满希望”。创新工作室以“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为工作理念,按照“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改一改、变一变、学一学、搬一搬、联一联、代一代、反一反、定一定”的创新工作12法,开展创新工作室各项工作。实施“岗位创新、科技攻关、‘QC’小组、成果推广、专利申报”五位一体运作,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活动,总结上月工作,排定当月的创新项目,落实攻关人员,同时,拿出部分创新项目进行“问题悬挂”,鼓励广大职工进行攻关。“劳模创新团队”、“青年技师创新团队”每周分别集中活动一次,开展学习研究、集体讨论、项目攻关等。紧紧围绕影响安全生产、制约经济效益提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发挥好创新工作室的示范作用。
 
    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志于技术创新的职工加入,从创建之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拥有38名成员的“智慧群体”,分设了深井开采研究、电器设备及自动化研究、安全工程研究、通防研究、地质测量研究、建筑工程研究、信息技术研究7个科目。今年50岁的职工亓丰贵,下班就爱往创新工作室里跑,和技术人员一块切磋交流技术,解决了本岗位许多安全生产中难题。自2015年以来,他完成小改小革及各类创新项目8项,其中6项以他的名字冠名,因此他还登上了矿上的“星光大道”。如今,“晓霞”创新工作室不仅创出了179项创新成果,而且带出了大批技术骨干,带动了群众性科技创新创效活动的蓬勃开展,在企业内部掀起了技术创新、科技攻关的热潮。


作者:山东能源新矿集团 裴洪涛 宁建民     编辑:水做的冰

相关资讯

  • 神太西洗煤厂举办第四次专题党课

    8月4日,神宁集团太西洗煤厂举办“两学一做”第四次专题党课,厂领导、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各支部书记及党群管理人员近百人听讲。党委书记李石英为大家作《深入学习系列讲话 自觉加强理论武装》专题讲座。

    2016/8/5 23:37:30
  • 潞安集团司马煤业举办班组长节颁奖晚会为班组长鼓舞士气

    在当下煤炭市场依旧疲软,行业普遍困难的时期,为了鼓励创新,激发干劲,组织发动基层员工和班组发挥敢闯、敢拼、敢干的精神,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6月18日举办了该公司第十一届班组长节颁奖晚会,通过表彰奖励、文艺宣传的形式,鼓励班组长发挥好兵头将尾作用,为企业再创辉煌…

    2016/8/5 2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