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报道】防患于未然,安全大于天。今年以来,兖矿集团济二矿积极创新实践隐患交易“市场化”、 隐患分析“可视化”、 隐患治理“规范化”,全力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以“三化”模式,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隐患交易“市场化”
8月3日早班,济二矿安监员牛培歌在采煤工作面发现单体支设不直,他立即按规定把这一安全隐患以30元价格“出售”给责任人限时整改。安全隐患变为“商品”,责任人花钱“买”隐患。这是今年4月份该矿将安全隐患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一项新举措。
济二矿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把矿副总以上领导、机关科室管理人员和安监人员作为一级市场主体,将在现场发现的隐患和“三违”行为视为“商品”,根据集团公司红黄牌标准、隐患风险大小和整改难易程度分为ABCDEF“六级”隐患,分别按照300元、100元、50元、30元、20元的交易价格(F级隐患不罚款),对二级市场主体区队、三级市场主体班组和四级市场主体岗位人员进行交易。该矿按照采掘、机电、运输、通防、地测、防治水等专业,将隐患内容细化为1091条,每一项都明码标价。如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达不到作业规程要求,出售价格为100元;各种变更牌未及时吊挂,出售价格为20元。
安监处将安监员的收入全部参与浮动,根据安全指标、现场服务得分及现场查处的六级隐患得分进行绩效考核。安监员查处的隐患越多,其有偿化服务收入越高;区队现场产生的隐患越多,其收入中支出的服务费用越高。6月份,该矿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查出隐患6000余条,比5月份增加2000余条,查处隐患多的安监员收入明显增多;区队隐患支出30万余元,比5月份多支出20万余元。自实行隐患内部市场化管理以来,职工违章现象明显减少,7月份违章比上月减少了 16.2 %。
隐患分析“可视化”
“4月5日下午,矿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113下10综放工作面对工作面支架初撑力、顶板支护管理等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了详细排查。现将查出的部分重点问题进行剖析……”4月11日,济二矿安全办公会以视频剖析案例的形式,对液压支架问题隐患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今年以来,该矿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将作业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剖析式检查,并拍摄成视频,形成画面、图文等相结合的可视界面资料,并采取对照实物讲解、模拟操作演练等形式,强化全矿干部职工学习提高隐患识别、防范和消除的本领。
他们本着“专家查隐患,人人成为查隐患行家”的思路,运用专家排查隐患法,每周让一名专业副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业务科室相关技术骨干和党委工作科摄像人员,深入分管区域作业现场剖析式检查隐患,同时将所检查的隐患现场拍摄下来,对照检查标准剪辑成音像视频,在每周安全办公会上进行播放,相关业务科室、副总工程师进行点评,矿领导作出安全指示。剖析式查出的隐患不对区队进行处罚和批评,只作为干部职工学习提高识别、防范和消除隐患的影音资料。为便于全矿干部职工观看学习,矿为每个区队配备了网络化电视,轮流在班前会上进行播放。
基层区队很多职工感慨地说:“隐患分析可视化让每位职工都能结合自身岗位特点提高安全意识和隐患感性认识,特别为非专业人员排查治理隐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提高机会,使人人都成为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行家。”
隐患治理“规范化”
“区队隐患→班组整改→跟班人员验收→安监员复查通报”这是济二矿区队隐患的整改验收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进一步做好作业现场隐患治理工作,该矿制定了加强项基层区队管理制度落实的规定,重新规范了以落实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为主要内容的15项区队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了区队长、跟值班人员、工班长、岗位人员和安监员等人员现场作业履责能力,走出了一条隐患“三整改三验收”模式的新路子。
隐患“三整改”即:由岗位人员排查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由岗位人员自行进行整改,岗位人员不能整改的隐患,汇报工班长安排整改;班前由工班长负责排查的隐患以及岗位人员汇报的隐患,由工班长安排整改,班中产生的动态隐患由工班长及时安排整改,班后产生的影响安全的重点隐患,由区队值班人员安排整改;区队各级管理人员排查的隐患,由区队跟班人员现场督促整改。隐患治理“三验收”即:由岗位工负责整改的隐患,由工班长验收;由工班长负责组织整改的隐患,由安监员负责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由区队负责组织整改的隐患,由跟班人员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安监处每周对区队隐患整改和验收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在每周一安全办公会上进行通报、处罚。以掘进一区为例,仅5—6月份规范整改验收309条隐患,其中岗位整改验收183条、班组整改验收95条、区队整改验收31条。
本网通讯员:李 美 王召伟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