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一个喜讯传到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职工陈桂兰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陈桂兰成为建矿以来首位荣获劳动模范殊荣的女性。
陈桂兰是屯南煤业的一名普通的女职工,今年48岁, 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27年时间里,她一直在屯南煤业工作。她从最基层的矿井运输工干起,一干就是十年。2003年她凭借自己的踏实肯干,竞争上岗当上了地面运输班长,2013年她当上了运输队长。2019年,因为一分公司要进行技术改造,陈桂兰被调往嘎顺公司,担任运输栈桥放煤工一职。
谈起最为放心的班组,当时一分公司经理施天文和党支书记段宏超都不约而同选择了陈桂兰的运输班。他们告诉笔者,地面运输班组是矿上唯一的女性班组,工作很艰苦。接受任务,陈桂兰从不讲条件,总能想方设法完成,超强的执行力、巾帼不让须眉的毅力在陈桂兰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里,陈桂兰总是不怕吃苦,冲锋在前。有一次,在下放材料的时候,工友曹明俊觉得材料太重了,和陈桂兰商量着能不能叫几个男同事过来帮忙,陈桂兰却拒绝了。陈桂兰说:“男职工从事的井下工作更艰辛。好不容易升井休息、吃口热饭,我们不应该再去麻烦他们。”曹明俊听了陈桂兰的话后,想起了自己的丈夫,深以为是。最终,陈桂兰带领五名女职工把单重240公斤的66节轨道成功下放到井下。
作为队长,面对工作中的难题,陈桂兰总是先征求队里职工的意见,听她们的想法。在生活中,陈桂兰经常找女职工谈心,及时了解她们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放下各种思想包袱。栈桥女职工蓝春英因年龄较大,工作时体力有点跟不上,陈桂兰就经常主动帮她分担工作。蓝春英感慨地说:“陈桂兰这个人又心细又心善的,谁家有困难,有问题,她只要了解到情况,二话不说就会帮忙,对谁都是掏心窝子一样对待。”
运输班职工夏志琼回忆说,2009年矿区连续多日特大暴雨,河道水位急剧上涨。如若不及时阻挡洪水,就有可能倒灌到井下,职工群众的房屋和人身财产将受到威胁。陈桂兰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带领运输班职工冲锋在前,石头、装沙袋、筑堤坝,经过两三天的奋力抢救,减少了经济损失。她自己因为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也在水中泡的浑身冰凉,手脚发白,但是她都也没有叫一声苦,叫一声累。事后,夏志琼问陈桂兰为什么要这么拼命,陈桂兰说:“抗洪救灾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我是共产党员,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施天文介绍说,2018年一分公司维修副井井筒,更换轨道,预定20天完成。因为材料种类多,重量大,好多人都觉得20天不可能完成,运输班女工们这次要“栽了”。
艰巨的任务并没有吓倒陈桂兰,她将运输班的15个女职工分为三个班,轮流装卸轨道、水泥、沙子、枕木等材料,即使下雨、下冰雹,也没能阻挡她们。最终,她们只用了13天就超前安全高效的完成了任务。这下矿上的男职工都对她佩服不已,称她为“铁娘子”!
屯南煤业副总经理廖国明分管机电工作。有一次,他正在一分公司检查工作,陈桂兰跑过来找他:“廖总,快去看看分选设备吧。”原来,陈桂兰在正常巡检设备时,突然发现分选机电机运转声音有异常,得知主管机电的领导正在一分公司,她连忙跑去汇报。廖国明马上安排人员对分选机电机进行排查,发现电机轴承存在异常,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将会造成电机彻底损坏,而一个新电机最少要两三万块钱。
新疆的冬天特别冷,煤炭很容易黏在分选筛子上,堵塞筛子。陈桂经常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里,对分选机器的5个转折筛子进行清理。清理一个分选筛子需要近一个小时,有时候一天要清理好几次。她常对班里的姐妹们说:“党组织把工作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而这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屯南煤业的煤炭质量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在2019年10月份调往嘎顺公司后,陈桂兰主动向公司领导要求,到地面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放煤工做起。因为一分公司和嘎顺公司两个矿井的运输机器设备的不同,陈桂兰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她说:“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人就应该学到老活到老!”两个月的时间,陈桂兰不仅熟练掌握了嘎顺公司的放煤设备,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身兼多职,利用车辆进出的时间,加热运输栈桥的热风炉,维护栈桥设备。
27年如一日,陈桂兰战斗在煤矿地面最脏最累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担当。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陈桂兰连续四年被评为屯南煤业“三八红旗手”,连续六年被评为屯南煤业 “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她被评为十师北屯市“三八红旗手”。陈桂兰用她的实际行动为职工树立了榜样,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通讯员: 田小宁 霍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