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铁”帆船 ——记蒲白建新煤化机修厂电器维修班班长崔若凡

2019/7/10 21:07:57 人评论 分类:行业先锋

    在蒲白建新煤化机修厂的陈列架上,摆着这样一件工艺品——一艘扬帆远航的船,这艘船长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高约27公分(带底座),包含底座、甲板、扬起的帆三部分,整只船有15块铜片,23根细铜棒和3根铁丝组成 ,全部是修开关剩下的废旧材料、下脚料和包电缆做头时用剩下的铜片等,采用锡焊工艺制成。这艘船不是出自别人之手,正是出自该公司机修厂电器维修班班长崔若凡之手。他利用每天中午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连续做了三四天,完成了这件工艺品。


 


    讲起学维修的过程,崔班长至今仍记忆犹新。上学的时候,自己学得是法律专业,毕业以后主要做的是销售、广告策划之类的工作。到了马村煤矿以后,先是跟着师傅学电焊,一年多就出师了。然后去学电器维修,有一次,自己把一个开关好不容易接好了,去向老师傅请教接得对不对,老师傅看都没看一眼就点头说对,自己满心欢喜地接通电源,结果开关爆了,把自己吓了一大跳,从此以后,自己下势自己学,被电打过、也被电焊刺过眼睛,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终于学会了电器维修。2011年,自己响应矿业公司的号召,来到该公司,做了机修厂电器维修班的班长。 


    在马村矿时,接触的都是最普通的120开关(井下用的防爆开关),而该公司用的都是带保护器的方形智能开关。面对以前连见都没见过的新开关,自己再次走上了探索之路。自己打开开关的盖子,从里面找到厂家的联系电话,跟厂家联系,厂家通过QQ,把电子版的原理图、接线图发过来,自己先在办公室研究原理,研究完了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整整三个月都没回过家。每天,中午别人吃饭,自己修开关;下午别人下班了,自己除了写东西,还是修开关,常常修到半夜两三点,直接就睡在办公室。自己把自己整整焐在机修厂半年没出过机修厂的大门,才把所有的原理、线路弄懂。“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维修是一件奥妙无穷的事情,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它乐趣无穷!这也是自己为什么能在机修厂一待就是半年的原因。要知道自己是靠技术吃饭的,只有技术过硬才能让别人信服。”崔班长说。 


    正是凭借这股儿劲,他练就了不凡的技术,成为了机修厂的技术大拿和多面手。他还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年轻人,等他们学好技术以后,再去服务其他区队。每一个分到自己班组的员工,他都亲自带,先学安全,再学技术。“三工转换”(三工:电器维修、机械加工、液压修理)“一专多能”是他对班组成员的要求,“严谨、务实、创新、团队”是他对班组的期望。他觉得年轻人要多吃苦、多干活,自己也常常身先士卒,干啥脏活、累活,都走在前面。为了公司废旧回收再利用,大夏天,顶着中午40℃的高温,自己领着员工在废铁堆里捡锚杆,捡回来以后,利用下班的时间再加工。 


    走进崔班长的工作间,一半儿的地方都用来放置各式各样的开关,他对这些开关的名字、用途、生产厂家等都了如指掌;另外一半儿的一部分用来陈列各式各样的开关配件。这么多的开关,维修当然是件大事情,哪些需要“大修”,哪些需要“中修”,哪些需要返厂,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即使一个废旧配件,他都“计算”地清楚。如果是外壳报废了,就把本体拆出来,给别的开关用。有的配件用不成了,就完全拆成零零碎碎的,只要不是主要部件烧损,打磨了,再使用。崔班长指着其中的一个配件自豪地说:“刚开始拆它用了10分钟,经过反复研究拆卸,现在1分钟以内就搞定。”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润,想尽一切办法为公司省钱,这就是崔班长的“维修经”。 


    他是领导眼中技术一流、积极上进的好班长,是老师傅眼中聪明能干、虚心向学的好青年,更是年轻人眼中当之无愧的的“男神”!“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建新煤化公司依然是个很好的平台,让自己学了不少的东西。”崔班长感慨地说。提起当初为什么会做一条船,崔班长说:“希望自己的班组平平安安,一切顺利!”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离开家的时候,孩子才3岁,转眼间已经12岁了,一个月30天,24天都给了公司,只有6、7天的时间陪家人和孩子,“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好好工作,多挣点儿钱,从经济上弥补感情上的不足吧!”他认真地说。(蒲白建新煤化 段丽娜)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